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红颜老生(二)
谢涛;张林雨;鲁顺民 ; 中国戏剧 2018 年 07 期
<正>戏校春秋戏校是粉碎"四人帮"之后恢复起来的,校舍在一座庙里。那座庙很有名,后来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叫窦大夫祠,离城20多公里,老师从城里来上课,学校安排有一辆大轿子车,每天早上来,晚上回,白天都在学校上课,学生则两周回一次家。我们的学制是5年,我在这里待了整整3年,第4年就实习去了。现在想,所有的唱做念舞基本功就是在戏校里(本文共计 4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听盖老谈戏说艺
鲍世远
上海采风 2018/06
·
京剧《四进士》表演中蕴含的传统法律文化
李靓
中国艺术时空 2018/06
·
圣坛上的朱旭
梁秉堃
中国戏剧 2018/11
·
程式意识规范下的京剧批评
周靖波;任婷婷
艺术百家 2018/02
·
大武生·新武戏 专家聚焦黄齐峰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狄青》
中国戏剧 2018/08
·
红颜老生(二)
谢涛;张林雨;鲁顺民
中国戏剧 2018/07
·
京剧命运的深切思考——读龚和德《京剧说汇》
汪人元
艺术百家 2017/04
·
黄孝慈的价值与演员的价值观
齐致翔
艺术百家 2017/04
·
京剧梅派的“梅骨兰心”与传承发展
尘羽
上海采风 2017/07
·
有传统我才有自信 对话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
李宝春
上海戏剧 2017/08
·
中国戏剧
·
2018年07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婺剧《鸡毛飞上天》
·
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做新时代德艺双馨的戏剧工作者 中国剧协组织戏剧界艺术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
喜看戏曲现代戏阔步前行 从一个侧面盘点戏剧战线改革开放四十年
·
让古老剧种的艺术“包浆”更加莹润深沉 上海昆剧团建团40周年的思考
·
山外青山楼外楼 记婺剧演员楼胜
·
重现南派武戏风采 重焕京剧文学精神 漫谈浙江京剧团演出的《大面》及翁国生的艺术追求
·
文学与表演的契合
·
一“面”之间,双重人生
·
南派京剧武戏的风采 翁国生和他的“悲情京剧”
·
京剧《七侠五义》的学术价值
·
“开打”背后的理性之光 海派京剧《七侠五义》的“纵身一跃”
·
《老舍赶集》 温暖的“全男班”及无限可能性
·
开辟新的儿童剧境界 观中国儿艺的《木又寸》
·
《打碗记》何以成为演出最多的淮剧经典
·
中国剧协调研组赴上海调研民间剧团发展状况
·
邂逅传统·相约黄梅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举办2018北京高校巡演
·
清风传星火 才俊自芳华 首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综述
·
《2017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在京出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