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从中国的古诗英译谈翻译理论中的“文本性”和“创造性”
郑迎宇 ; 雪莲 2015 年 21 期
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其"文本性",还是"创造性"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翻译家争论的话题。翻译的范围之大,可以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一砖一瓦。本文从对中国古诗的英译中,分析翻译过程中的"文本性"和"创造性"在古诗翻译中的孰轻孰重。提出了古诗翻译的几点建议。(本文共计 3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雪莲
·
2015年21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杜星星作品欣赏
·
大哥家的家事
·
您好,亚丁!
·
我唱《美江南》
·
散步
·
教学随笔——我的备课故事
·
孩子,真想让你早点知道真相
·
悠久历史的南澳大利亚巴罗莎山谷
·
表演论下当代中国社会性别语言趋同现象研究
·
赫达雅特研究在中国
·
以《水经注》为例探讨程度副词的用法
·
中国近代历史开端之争
·
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
浅谈红色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不同意义
·
浅论中国文学中的艺术性与思想性
·
从中国的古诗英译谈翻译理论中的“文本性”和“创造性”
·
《念想》诗的概念功能分析
·
浅析《奥赛罗》中的语言和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