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注册]
文学博览|诗歌及韵文|小说|散文及杂著|戏剧文学|曲艺|报告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表演艺术|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左派公司的戏曲电影——兼谈左派与港产类型片的关系
段善策 ; 艺术百家 2021 年 02 期
论及香港戏曲电影,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事实上,在香港戏曲电影兴起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的开拓者并非邵氏和李翰祥,而是左派公司及其影人。一方面,正是他们在与内地戏曲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汲取养料和灵感,凭着探索精神和对受众市场的敏感,对具有中国气派的古装歌舞片进行了早期探索,才推动了中国戏曲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转型,为华语戏曲电影的繁荣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另一方面,从冷战与类型片关系的角度来说,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制片路线受阻后,戏曲片同随后的武侠片一道,成为左派公司尝试以类型片变奏建构理想中国的重要资源。(本文共计 6 页)
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交流 用户建议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23 中国知网(CNKI)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875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Net平台基础技术由KBASE 10.0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