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左派公司的戏曲电影——兼谈左派与港产类型片的关系
段善策 ; 艺术百家 2021 年 02 期
论及香港戏曲电影,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事实上,在香港戏曲电影兴起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早期的开拓者并非邵氏和李翰祥,而是左派公司及其影人。一方面,正是他们在与内地戏曲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汲取养料和灵感,凭着探索精神和对受众市场的敏感,对具有中国气派的古装歌舞片进行了早期探索,才推动了中国戏曲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转型,为华语戏曲电影的繁荣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另一方面,从冷战与类型片关系的角度来说,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制片路线受阻后,戏曲片同随后的武侠片一道,成为左派公司尝试以类型片变奏建构理想中国的重要资源。(本文共计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