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域外新视界——王韬《漫游随录》与晚清上海文化圈
吕文翠 ; 艺术评论 2009 年 05 期
王韬的域外见闻录为彼时沪上那些徘徊在接受或抵御新文明视域的社会中坚份子,提供了可资追寻、或不复朦胧的现代性世界图像,在缓慢而复杂的文化转接磨合期中,也投映出近代海派文人立体明晰的历史造像。(本文共计 10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艺术评论
·
2009年05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没落——在金融海啸中的思考
·
《高考1977》:被历史记忆的那一年
·
“观光客的凝视”与“凝视的观光客”——现代大众旅游与摄影实践
·
“公路”的形象——理解西方“公路片”类型演变的一种角度
·
域外新视界——王韬《漫游随录》与晚清上海文化圈
·
旅行体验与视觉再现——以赵望云早期旅行写生画为例
·
旅行与艺术
·
“为谁写作”——知识分子的舞台宿命
·
魅力《操场》:现实主义的感动
·
有挣扎就有意义——《操场》三思
·
数码摄影的普及和“形象的狂欢”
·
技术的力量——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说起
·
论“远”
·
中国绘画中的水墨运用与大花鸟意识
·
古歌时代声乐艺术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启示
·
浅论莫扎特音乐创作中的美学思想
·
大片时代与新生代导演的现实选择
·
发现再设计之美——视觉识别中视觉调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