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语言与国族想象——以邱金海三部曲为例谈当代新加坡电影
马然 ; 艺术评论 2009 年 07 期
在新加坡,光是华人社会通用的方言就有包括闽南话、潮州话、广府话、海南话、客家话、福州话、福清话、广西话和上海话等十一种,这种语言生态得以积极反映在影片当中,也的确令论者在使用"华语电影"这个标签指称当代新加坡电影作品时显得捉襟见肘——几乎在每一部当代新加坡影片中,华语方言之间,甚至是英文(包括新加坡式英文,即Singlish)、泰米尔语(印度)和普通话之间的普遍使用和自由转换都成为其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特征——这无疑也是其多元文化主义以及文化民族主义的表征之一,邱金海的三部曲亦不例外。(本文共计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