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恋爱·游戏·白日梦:女性向恋爱类游戏的心理作用机制分析
温彩云;周宣任 ; 艺术评论 2018 年 08 期
文章以《恋与制作人》为代表的女性向恋爱类网络游戏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在恋爱类游戏中,"恋爱"具备了"游戏"的形式和态度两重涵义,"白日梦"则是"恋爱游戏"的本质。"白日梦"具有社会表演的虚幻叙事特质,其源于玩家对虚拟理想自我的建构需求、对理想恋爱对象的期待和现实生活中的游戏逻辑的渗透与传播,并通过普罗透斯效应达到对现实的有效遮蔽。(本文共计 10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艺术评论
·
2018年08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关于建立中国话剧表演艺术体系的若干问题
·
“融媒”时代优质音乐IP的三大构成要素
·
非主流网络文艺的审美文化探析——以“喊麦”与“社会摇”为中心的考察
·
恋爱·游戏·白日梦:女性向恋爱类游戏的心理作用机制分析
·
当代·艺术家
·
永不停息的艺术实验家——孙立军访谈录
·
孙立军电影作品Cinematographic Works by Sun Lijun
·
电影《我不是药神》:喜剧式表达与现实关怀
·
电影中的现实与存在论的使命
·
《我不是药神》:疾病表征与社会书写
·
电影如何批判现实——兼论《我不是药神》给国产电影的启示
·
一个人的江湖
·
耕·读袁小楼
·
生命如歌 艺术如河——画家袁小楼和他的珍珠玛瑙金粉绘
·
袁小楼艺术作品
·
中国故事的日常影像建构
·
中国流行音乐产业中的“歌手与音乐版权”管窥——以乌兰图雅和乌兰托娅为例
·
骨骼深处发出的低音—简评李沧东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