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冰凉的温暖——董立勃创作风格论
丁燕 ; 扬子江评论 2008 年 05 期
<正>文学就是人间的温暖。凡有力量的作品,都是生活的结晶,都是作者经验的产物。生活在新疆的董立勃似乎是一个喜欢在月夜而不是白天寻找光明的人,他的作品大多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部蛮荒之地的爱情悲剧。无论所讲述(本文共计 6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解读《索拉里斯星》中的空间形态
陈子涵
名作欣赏 2023/09
·
真相难寻,唯希望永存——《为了N》的叙述策略
古玮淇
名作欣赏 2023/09
·
气味:时间与记忆的联结装置——《单向街》讨论纪实
管雨欣
青春 2023/01
·
“写非常主流的东西会让我感到无趣”——访三天两觉
三天两觉 ;吉云飞
青春 2023/01
·
打磨作品的“小内核”——《糖三角》讨论纪实
刘沙沙
青春 2023/02
·
讲述“好看”故事的“人间观察者”——访闲听落花
闲听落花 ;肖映萱 ;黄馨怡
青春 2023/02
·
荒诞背后:《局外人》中的殖民与反抗
汪灿
青春 2023/02
·
探询文学与人生的智慧
樊星
名作欣赏 2023/07
·
“电竞本身不高级,高级的是电竞背后的精神”——访蝴蝶蓝
蝴蝶蓝 ;许潇菲
青春 2023/0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淑研究综述
陈鸣镝
名作欣赏 2023/08
·
扬子江评论
·
2008年05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睡莲
·
卷首语
·
断裂时代的肯定性写作(上)——九十年代文学精神及其思考
·
重溯中国新文学精神之源:新文学与晚清新思想学术运动
·
民族志书写与个人记忆
·
刘亮程的时间
·
冰凉的温暖——董立勃创作风格论
·
本刊稿约
·
周涛诗歌创作的新历史主义倾向
·
韩子勇:一位边疆学者的“第二现实”
·
一只“没有国籍的羊”——沈苇作品的社会学解读
·
囚禁式写作境况的烛照与穿越——“非非”阅读
·
文学场与政治场——以十七年(1949——1966)《文艺报》“编者按”为考察中心
·
《花城》:先锋的探索与品质的坚守——新世纪以来《花城》的小说意识和审美理想
·
当代写实文学的审美选择
·
诗歌的冒险——车前子诗歌创作分析
·
写作是朝向故乡的一次精神扎根
·
两个女人的史诗——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