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
王贵泉;陈晨 ; 中国摄影家 2010 年 08 期
<正>扎染是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从远古走到当代,天南海北的旅游者从大理乃至云南把它带往国内外。溯源扎染古称"扎缬""绞缬",俗称"印花布"或"扎花布",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扎染工艺出现较早,始于公元前二世纪。据《实仪录》载:"汉年间有染缬色法,不知何(本文共计 6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神秘西夏古国的“婴戏莲印花绢”
何新宇;董宏征
东方收藏 2010/06
·
中国摄影家
·
2010年08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第八届《影像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大展征稿启事
·
通过徕卡相机看中国——纪念徕卡相机发明100周年大型画册稿件征集启事
·
“糖”与“水”——从“糖水片”说起
·
吕小中:抽象世界里的自由行走
·
军人 女人 摄影人——对话军旅摄影家 冯凯旋
·
用影像朝圣世界文化遗产——对话旅日摄影家周剑生
·
岑允逸:一位香港摄影师眼中的中国
·
在北极见证冰川消融 “绿色和平”的北极项目
·
富春江的回忆 与陈复礼先生共同创作的日子
·
与精灵共舞的“鸟人”
·
生命的激荡——谈黄可华的作品
·
夕阳行业——打棉絮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
·
造访清代宰相故里雄村——消失的江南棋院和坍塌的“三重楼”
·
徽州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
民俗摄影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之我见
·
欧亚分界线上的城市——叶卡捷琳堡
·
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