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制运图》:清代景德镇外销瓷器及广州夷商活动的实景记录
赵华 ; 装饰 2021 年 05 期
《瓷器制运图》共三十四幅制瓷连环画,以水彩绘成,是清代景德镇制瓷工序的难得记录,现藏于香港海事博物馆。各图按流程详细记录了18世纪清代景德镇外销瓷器的制运以及广州夷商的活动。外销画兴起于18世纪中叶,专为外销西方市场,多为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以及玻璃画等,内容主要为当地的风俗或生活、工艺、商业面貌,有很强的纪实与叙事风格,形象化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各种面貌。中国外销画起源于广州的画室,当地夷商云集,形成了活跃的工艺品交易市场。此后,外销画画室亦于香港兴起。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积金彩瓷的简称,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著称。清代雍正年间,随着中国对外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扩大,各类瓷器从广州出口增多,为适应外销市场需要,江西景德镇部分釉上彩绘瓷器移至广州加工生产。景德镇釉上彩瓷在这里与当地的烧青艺术(铜胎瓷珐琅)相结合,并根据欧洲市场的来样定制,使得釉上彩瓷出现了新的装饰形式,成为早期的广彩瓷器。(本文共计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