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YA201901002CJFULAST个人叙事与交流式民俗志: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一些思考刘铁梁LIU Tieliang;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实践民俗学是民俗学面向当下生活进行研究时的视角转换和理论重构。实践民俗学认识到:生活实践的主体是普通民众,而不是以"民俗主义"或"传统的发明"为理论依据的民俗操弄者;在田野访谈中出现的个人叙事,其实是以个人身份进入社会文化再生产过程的不可或缺的话语形式,它与集体叙事是相互建构的关系;强调实践的民俗学,必然使研究方式由传统的实证式民俗志向交流式民俗志转变,注重研究者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实践。作为具有学术转型意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实践民俗学有助于从生活实践文化的传统及其创造性转化的视角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个人叙事交流式民俗志实践民俗学主体性民俗研究201901K890民俗学研究:7669,民俗志:6249,主体性:1081,个人叙事:732,民俗学者:380,视角转换:280,历史巨变:197,中国民俗学:185,田野作业:153,日常交流:144,F;2014HIST1901MSYAMSYA2019-01-10中文;F090MSYA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