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
    中国精品科普期刊文献库

    DDXJ202003008CJFVLAST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延安戏剧运动宋珊延安大学文学院<正>H·R·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什么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的经验视野。在阅读过程中,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评性的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以往的新的生产的转换。"①伊瑟尔同样认为:"文学本文只有在读者阅读时才会产生反应。"②朱立元也谈到:"文学价值的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作为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客体——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是向文学提出审美需求的客体——读者。"③可以说,有读者参与才算真正完成了文学从创作到接受的全过程。当代戏剧202003J809.2延安戏剧运动:9984,伊瑟尔:333,文学作品:259,阅读过程:161,朱立元:141,文艺方向:98,文艺史:96,剧作家:96,《讲话》:93,审美标准:88F;182HIST2007DKDDXJDDXJ2020-05-15中文;F087VN11401DDXJ202003QS0103;V05;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