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PJ198512014CJFV1218凝重的诗 恢宏的画——评故事片《流亡大学》刘兴科贵州大学中文系<正> 恩格斯指出,优秀的艺术品必须是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的融合。《流亡大学》正是通过对中国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的描写来实现这一原则的内涵,风光旖旎的西子湖惨遭铁蹄践踏,半壁河山竟容不下一张课桌,然而坚韧不拔的钱江大学师生,从校长江炜成、训导长古湘平、教授卢宗汉到三干热血青年,他们以国家前景为忧,以民族教育为职,他们拖着疲惫身躯穿插崇山峻岭,没有桌椅仍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们于逆境中幽默地谈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古训,面对炮火还要考虑培养国家栋梁,编导把电影评介198512国家栋梁:4837,大学师生:4491,民族教育:4271,中国抗战:4209,铁蹄:2332,思想深度:2090,钱江:1887,于斯:1856,湘平:1756,为命:387,F63CCDF0606DYPJDYPJ1985-12-27中文;F087DYPJ19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