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YY202003016CJFVLAST对中国乐器丝弦声韵的再认识沈正国陈书明Shen Zhengguo;Chen Shuming;上海大龢堂乐器文化工作室《中乐图鉴》<正>一、钢弦替换丝弦的"进化生存"与"文化割裂"中国乐器"八音分类法"有"丝"类,意味着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已流行丝弦。虽然千百年来乐器用弦亦出现了羊肠、牛筋、马尾等多种材料,但丝弦无疑是流传至今的弦乐器文化符号。从奚琴到二胡,从唐代琵琶到近代琵琶……无论乐器形制如何演化都有丝弦声韵贯穿始终,甚至影响到了周边国家的乐器文化。然而,进入20世纪中叶,在一场新时代"乐器改良"的热潮中,几人民音乐202003J632中国乐器:9993,琵琶:254,奚琴:147,钢弦:135,周代:99,牛筋:87,琴弦:70,古代音乐:62,古乐:31,传统音乐文化:31F;202HIST2005RMYYRMYY2020-03-01中文;F086VN11201RMYY202003